第八〇五章戰事畢馬超回家(二十七)
關燈
小
中
大
第八〇五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(二十七)
其實曹操想要想皇帝,只要他下了狠心,那麽在馬超看來,其實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,如今沒事兒。而他要一當了皇帝,那麽自己肯定隨後就得跟上,這個不用說,不用想,就是那樣兒,這個必須的啊,不當不行了。而自己一當,那之後到了江東,孫策他們只要一看曹操和自己都當上了,那麽他們沒點兒動作,那都不可能,畢竟他可不是孫權,這個關系可大了
去了,並且周瑜、魯肅還有龐統幾人,那是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啊。就以歷史來說,曹丕稱帝的時候,到劉備那兒,他是馬上也來了一下,這雖說還不能算是皇帝輪流坐,不過那意思也簡單,你曹丕就篡漢了,把大漢滅了,可我劉備就是繼承了這個正統,蜀漢也是漢啊,這
個是吧,所以……可到了孫權那兒,他是不敢稱帝,這裏事兒太多了,他又不姓劉,而最支持他支持江東的兩個,都是已經病逝了,這個可真是遺憾啊,魯肅二一七年就沒了,周瑜更早,二一〇年,這江東少了這麽兩個大能,那影響是巨大的,太大了,孫權做事兒都不太
像以前了。這個確實,少了那麽兩個鐵桿兒,那影響是巨大的,一點兒不假啊。周瑜和魯肅兩人在江東的地位,那確實是不一般,這個一點兒沒錯。少了周瑜和魯肅,那和之前是太不一樣兒了,而有他們在的時候,和他們都不在的時候,那就是兩樣兒,這個也沒錯。就像赤壁之戰時候是什麽樣兒,而到了夷陵之戰呢?這個確實,夷陵之戰孫權都要找不到帶兵的
人了,還好是有陸遜,不一般的書生。周瑜之後有魯肅,魯肅之後有呂蒙,呂蒙之後孫權以為是找不到人了,結果還有陸遜,這個確實,東吳四英傑,確實是挺厲害,這個沒錯。可陸遜之後呢,就真是沒什麽人了,當然那個時候已經是屬於三國中後期了,這個還是確實。
但也是,有周瑜和魯肅在的時候,孫權可以說算是意氣風發,這曹操二十萬人馬,照樣兒是敗北了,赤壁之戰勝了。而周瑜和魯肅他們都不在了,這稱個帝孫權都不敢,他不想嗎?開玩笑,他能不想?可來自於多方面的壓力,這個孫權確實是不得不考慮進去啊,這個確實,
江東他是老大不假,可……這在歷史上來說,他這個江東的老大,和北方曹操、曹丕,和益州的劉備,那其實還是不一樣兒的,這個確實,所以說人家曹丕就敢稱帝,甚至滅了大漢。劉備人家也敢稱帝,甚至手下都想辦法慫恿他稱帝吧,主公趕緊稱帝。可就到了孫權那兒,到江東就不一樣兒了,這個阻力這個壓力,卻讓他不敢稱帝,就是如此。而且也確實,曹丕
那時候剛當上皇帝,如果說孫權也當上了皇帝,那麽他正是沒什麽事兒做,沒準就兵發江東了,這個也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兒,反而還很有可能,確實。孫權和江東軍眾人,他們是怎麽都不想讓曹丕帶大軍南下,這個肯定是,從來都不希望,所以都是想辦法,說能不惹到
對方,那麽就盡量不惹到對方,誰讓這己方實力差呢,這個沒辦法啊。因此,曹丕人家是直接稱帝了,滅了大漢。劉備也是,人家也直接稱帝了,說是大漢正統,要延續漢室。唯獨是要孫權這兒,他是不敢了,不敢挑戰曹丕的神經啊,這個真是。劉備那樣兒的,說起來他不管是稱帝與否,都改變不了曹丕和他們一方的關系,這個一點兒沒錯,可江東這邊兒呢,
說起來和劉備那邊兒有很大的不一樣兒,應該說太不一樣兒了,劉備那邊兒也有壓力不假,可人家那邊兒的壓力不是讓他不稱帝的聲音,不是這個壓力,而是讓他稱帝的聲音,這個才是壓力。說白了,就像江東那邊兒似的,劉備受到稱帝的壓力,所以說他怎麽都得稱帝,不稱帝都不行,隊伍不好帶了,他不稱帝的話,那麽問題就大了。同樣兒,在江東那邊兒,孫
權要是敢一下馬上就稱帝,他那邊兒問題也大了,這個真是。所以說他是不敢挑戰這個,這也看出來了,孫權魄力和他兄長一比,還差點兒,確實。至少馬超很清楚,如果說曹操那邊兒和自己這邊兒,都稱帝了,那麽到了孫策那兒,他絕對不會很多年之後才稱帝,哪怕就
是要挑戰曹操一下,他也得是馬上稱帝,至於說結果,那有利有弊,沒辦法,確實。有不好的地方,那是不假,可也有好的地方呢,這個也沒錯,所以說看你怎麽看吧,真是。可孫策卻絕對和孫權不一樣兒,兩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性格作風,這個沒錯,前者是打天下的,後
者是守天下的。這就註定了兩人性格差距其實挺大的,就像孫策說的那些,“若舉江東之眾,決機於兩陣之間,與天下爭衡,卿不如我;舉賢任能,使各盡力以保江東,我不如卿”,這就是孫策對自己和自己兄弟的認知。知道要是帶兵作戰的話,那孫權怎麽都不如自己,這個沒錯。可要是說用人上面,這個能人盡其用,能保住江東的基業,這個孫權是比自己要強,
就是這樣兒。所以在歷史上,孫權明知道曹丕和劉備都稱帝了,可他也沒敢馬上稱帝。但是換成孫策的話,他就敢馬上稱帝,這個就是性格不同,還有其他一些原因,至少周瑜、魯肅,也包括之後才投靠江東的龐統,他們就沒有一個會反對稱帝的事兒,當然前提是曹操還
有馬超都那樣兒了,如此。這個是大前提,如果說沒有這個的話,那麽想讓孫策第一個稱帝?那不做夢嗎,確實沒什麽可能啊,真是。除非說他們能滅了涼州軍也能滅了兗州軍,那樣兒的話,倒是有可能啊,很正常稱帝了,這個也不錯,不過那顯然是沒什麽可能的事兒。
所以說這個肯定還得看曹操看馬超如何,哪怕曹操死了,可天下還沒一統,就看他兒子,看他繼承者如何,如此。如果說他兒子稱帝,馬超也得馬上稱帝,之後孫策的話,他肯定也得馬上跟上,就是這樣兒,不能落下啊。這事兒落下了,那麽好處是有不假,可不好的地方,呵呵,這個也不會少。而且孫策和孫權大不同,就是前者敢打敢拼,這個真是。而後者的話,
終究他是從父兄那兒繼承過來的基業,所以說在孫權眼裏,怎麽自己都要保住孫家的這份兒基業,自己不能成罪人啊,這個肯定是。很多時候都得“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”,這就是孫權。在他那兒來說,不求自己能開疆拓土,要真能那樣兒,那是最好,可要做不到,至少
是不能讓江東基業在自己這兒斷送了,所以說魯肅的自保,那可以說是非常適合孫權,他也是那麽想的,不自保都不行。而且都這個時代了,說實話,你連自保都費勁的話,那麽還何談其他的呢,確實,不就是這樣兒嗎。只有說你先自保住了,然後再說其他的。比如說這個開疆拓土,那麽都是你有實力先自保之後,再去進取,還不就是這樣兒嗎,孫權可太清楚
了。可孫策不同,他更多想著不是自保,雖說這個也是需要的不假,可該進取的時候,他是絲毫不手軟,怎麽都想著把握住機會,比如說最簡單的,他怎麽都想著拉上曹操拽上兗州軍,和他們江東軍一起,對付涼州軍,如此。這就是孫策,當然換成是孫權的話,他是很少去進取,不過涼州軍要過來攻擊,進攻的話,他馬上就得讓兗州軍過來幫忙,怎麽都得拉上
他們,這個肯定也是。而兄弟倆雖說性格是有不同,這個沒錯,可為了江東發展的心,那都是有的,而且還不小,確實啊。孫堅是早死,沒辦法,不管是歷史上還是這個時候,都一樣兒。可他兒子,不管說是如今的孫策,還是說歷史上的孫權,那其實都是超越其父了,這
個也是沒錯。還是那話,孫堅不過號稱是“江東猛虎”,而孫策都號稱是“江東小霸王”了,這個確實是比不了。而孫權更是被曹操稱為“生子當如孫仲謀”,這個能得曹操如此評價的,其實也就孫權一個了。臨死他還想著,這天下諸侯讓他滅的都差不多了,唯獨就是“江
東孫權,西蜀劉備,未曾剿除”,這可以說是曹操臨死前的大遺憾,就是沒能一統天下,就是這樣兒。沒能滅了劉備,沒能滅了孫權,天下還是三分啊,就是這樣兒。其實曹操的遺憾,還是可以理解的,他早看出來劉備不一般,可卻不能下狠手,最後錯過了機會,也就讓人家是困龍升天了,這個也沒辦法。孫權是繼承他父親和兄長的基業得到的江東地盤兒,雖
說在他的帶領之下,江東地盤兒也是變大了不假,可說實話,如果換成是孫策在的話,那也許會更大?這個其實也不好說啊,八成是沒錯,而孫權也是,他是最受不了別人說他不如自己兄長這個事兒,這個一直都是,沒錯。在孫權看來,他也許是有地方不如自己兄長,這
個沒錯,可很多地方,那還是要超過自己兄長的,不是嗎?就是啊,事實證明了,就是,這個才是他的想法。所以說誰要表露出孫權不如孫策來,那麽結果真就是沒什麽好的,要知道孫權歷史上他是個什麽人?真了解歷史上的都能知道點兒,這個人,呵呵,確實又厚又黑。
那可真是,能和曹操和劉備三分天下的人,就算是差,還能差到哪兒去了?真是,就孫權那個水平,在整個三國,那也是排在前面的人物,一點兒不假。也許孫策在,那麽可能是就沒有孫權那麽多事兒,就像現在這樣兒。但是孫策在歷史上他不是早逝了嗎,這個就沒辦法了,確實。這個東西,你就算是有再大的本事,哪怕都逆天了,可早就掛了,別人最多也就
說一句,天妒英才,完事兒了。是,有的能名留青史,可終究是英年早逝,更多的只是默默無聞罷了,一看不就是如此嗎,那英年早逝多了去了,現代都有,更不用說是古代時候了,那多了去了。所以說就是馬超也不得不想,其實這歷史的改變,至少孫策沒早逝,孫權沒上
位,他們父親倒是也是去世了,不過和歷史比還不一樣兒啊,差別大了。這個確實,畢竟歷史上其人是死在了荊州軍的手裏,死在黃祖的一個部將手下,中箭掛了。就直到今天,馬超他也不敢說有幾個人就一定能躲過敵軍的冷箭暗箭的,這個真是,要說對方來個多少箭齊
發,未必就真不能躲過去,這個跑總行吧,可要是對方放冷箭什麽的,多少人就得中,三國有多少名將都栽在這上面了,真是。所以說他這輩子是特別恨這個放冷箭放暗箭的,馬超是從來都沒讓己方的將領那麽幹過,他覺得太可恥了。關鍵是對方武將要武藝不如你,死在沙場上了,這敗於誰誰誰的手裏,被殺了,那也算是死得其所,馬超覺得也算是個不錯的歸
宿,但是真死在了冷箭、暗箭還有什麽毒箭之下,他是覺得太慘了點兒,這個真是,反正己方將領,他是一點兒不希望那樣兒,哪怕就是敵軍的,其實馬超也不想,確實。反正在他看來,死於箭矢下的,那武將都不能算是死得其所,哪怕一樣兒是死在了戰場上。可說實話,
士卒的話,中箭身死那就算了,那是他們的命,命不好也正常,可換成是武將的話,馬超就覺得真是可惜,他自己從來都如此想法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其實曹操想要想皇帝,只要他下了狠心,那麽在馬超看來,其實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,如今沒事兒。而他要一當了皇帝,那麽自己肯定隨後就得跟上,這個不用說,不用想,就是那樣兒,這個必須的啊,不當不行了。而自己一當,那之後到了江東,孫策他們只要一看曹操和自己都當上了,那麽他們沒點兒動作,那都不可能,畢竟他可不是孫權,這個關系可大了
去了,並且周瑜、魯肅還有龐統幾人,那是沒有一個省油的燈啊。就以歷史來說,曹丕稱帝的時候,到劉備那兒,他是馬上也來了一下,這雖說還不能算是皇帝輪流坐,不過那意思也簡單,你曹丕就篡漢了,把大漢滅了,可我劉備就是繼承了這個正統,蜀漢也是漢啊,這
個是吧,所以……可到了孫權那兒,他是不敢稱帝,這裏事兒太多了,他又不姓劉,而最支持他支持江東的兩個,都是已經病逝了,這個可真是遺憾啊,魯肅二一七年就沒了,周瑜更早,二一〇年,這江東少了這麽兩個大能,那影響是巨大的,太大了,孫權做事兒都不太
像以前了。這個確實,少了那麽兩個鐵桿兒,那影響是巨大的,一點兒不假啊。周瑜和魯肅兩人在江東的地位,那確實是不一般,這個一點兒沒錯。少了周瑜和魯肅,那和之前是太不一樣兒了,而有他們在的時候,和他們都不在的時候,那就是兩樣兒,這個也沒錯。就像赤壁之戰時候是什麽樣兒,而到了夷陵之戰呢?這個確實,夷陵之戰孫權都要找不到帶兵的
人了,還好是有陸遜,不一般的書生。周瑜之後有魯肅,魯肅之後有呂蒙,呂蒙之後孫權以為是找不到人了,結果還有陸遜,這個確實,東吳四英傑,確實是挺厲害,這個沒錯。可陸遜之後呢,就真是沒什麽人了,當然那個時候已經是屬於三國中後期了,這個還是確實。
但也是,有周瑜和魯肅在的時候,孫權可以說算是意氣風發,這曹操二十萬人馬,照樣兒是敗北了,赤壁之戰勝了。而周瑜和魯肅他們都不在了,這稱個帝孫權都不敢,他不想嗎?開玩笑,他能不想?可來自於多方面的壓力,這個孫權確實是不得不考慮進去啊,這個確實,
江東他是老大不假,可……這在歷史上來說,他這個江東的老大,和北方曹操、曹丕,和益州的劉備,那其實還是不一樣兒的,這個確實,所以說人家曹丕就敢稱帝,甚至滅了大漢。劉備人家也敢稱帝,甚至手下都想辦法慫恿他稱帝吧,主公趕緊稱帝。可就到了孫權那兒,到江東就不一樣兒了,這個阻力這個壓力,卻讓他不敢稱帝,就是如此。而且也確實,曹丕
那時候剛當上皇帝,如果說孫權也當上了皇帝,那麽他正是沒什麽事兒做,沒準就兵發江東了,這個也不是什麽不可能的事兒,反而還很有可能,確實。孫權和江東軍眾人,他們是怎麽都不想讓曹丕帶大軍南下,這個肯定是,從來都不希望,所以都是想辦法,說能不惹到
對方,那麽就盡量不惹到對方,誰讓這己方實力差呢,這個沒辦法啊。因此,曹丕人家是直接稱帝了,滅了大漢。劉備也是,人家也直接稱帝了,說是大漢正統,要延續漢室。唯獨是要孫權這兒,他是不敢了,不敢挑戰曹丕的神經啊,這個真是。劉備那樣兒的,說起來他不管是稱帝與否,都改變不了曹丕和他們一方的關系,這個一點兒沒錯,可江東這邊兒呢,
說起來和劉備那邊兒有很大的不一樣兒,應該說太不一樣兒了,劉備那邊兒也有壓力不假,可人家那邊兒的壓力不是讓他不稱帝的聲音,不是這個壓力,而是讓他稱帝的聲音,這個才是壓力。說白了,就像江東那邊兒似的,劉備受到稱帝的壓力,所以說他怎麽都得稱帝,不稱帝都不行,隊伍不好帶了,他不稱帝的話,那麽問題就大了。同樣兒,在江東那邊兒,孫
權要是敢一下馬上就稱帝,他那邊兒問題也大了,這個真是。所以說他是不敢挑戰這個,這也看出來了,孫權魄力和他兄長一比,還差點兒,確實。至少馬超很清楚,如果說曹操那邊兒和自己這邊兒,都稱帝了,那麽到了孫策那兒,他絕對不會很多年之後才稱帝,哪怕就
是要挑戰曹操一下,他也得是馬上稱帝,至於說結果,那有利有弊,沒辦法,確實。有不好的地方,那是不假,可也有好的地方呢,這個也沒錯,所以說看你怎麽看吧,真是。可孫策卻絕對和孫權不一樣兒,兩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性格作風,這個沒錯,前者是打天下的,後
者是守天下的。這就註定了兩人性格差距其實挺大的,就像孫策說的那些,“若舉江東之眾,決機於兩陣之間,與天下爭衡,卿不如我;舉賢任能,使各盡力以保江東,我不如卿”,這就是孫策對自己和自己兄弟的認知。知道要是帶兵作戰的話,那孫權怎麽都不如自己,這個沒錯。可要是說用人上面,這個能人盡其用,能保住江東的基業,這個孫權是比自己要強,
就是這樣兒。所以在歷史上,孫權明知道曹丕和劉備都稱帝了,可他也沒敢馬上稱帝。但是換成孫策的話,他就敢馬上稱帝,這個就是性格不同,還有其他一些原因,至少周瑜、魯肅,也包括之後才投靠江東的龐統,他們就沒有一個會反對稱帝的事兒,當然前提是曹操還
有馬超都那樣兒了,如此。這個是大前提,如果說沒有這個的話,那麽想讓孫策第一個稱帝?那不做夢嗎,確實沒什麽可能啊,真是。除非說他們能滅了涼州軍也能滅了兗州軍,那樣兒的話,倒是有可能啊,很正常稱帝了,這個也不錯,不過那顯然是沒什麽可能的事兒。
所以說這個肯定還得看曹操看馬超如何,哪怕曹操死了,可天下還沒一統,就看他兒子,看他繼承者如何,如此。如果說他兒子稱帝,馬超也得馬上稱帝,之後孫策的話,他肯定也得馬上跟上,就是這樣兒,不能落下啊。這事兒落下了,那麽好處是有不假,可不好的地方,呵呵,這個也不會少。而且孫策和孫權大不同,就是前者敢打敢拼,這個真是。而後者的話,
終究他是從父兄那兒繼承過來的基業,所以說在孫權眼裏,怎麽自己都要保住孫家的這份兒基業,自己不能成罪人啊,這個肯定是。很多時候都得“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”,這就是孫權。在他那兒來說,不求自己能開疆拓土,要真能那樣兒,那是最好,可要做不到,至少
是不能讓江東基業在自己這兒斷送了,所以說魯肅的自保,那可以說是非常適合孫權,他也是那麽想的,不自保都不行。而且都這個時代了,說實話,你連自保都費勁的話,那麽還何談其他的呢,確實,不就是這樣兒嗎。只有說你先自保住了,然後再說其他的。比如說這個開疆拓土,那麽都是你有實力先自保之後,再去進取,還不就是這樣兒嗎,孫權可太清楚
了。可孫策不同,他更多想著不是自保,雖說這個也是需要的不假,可該進取的時候,他是絲毫不手軟,怎麽都想著把握住機會,比如說最簡單的,他怎麽都想著拉上曹操拽上兗州軍,和他們江東軍一起,對付涼州軍,如此。這就是孫策,當然換成是孫權的話,他是很少去進取,不過涼州軍要過來攻擊,進攻的話,他馬上就得讓兗州軍過來幫忙,怎麽都得拉上
他們,這個肯定也是。而兄弟倆雖說性格是有不同,這個沒錯,可為了江東發展的心,那都是有的,而且還不小,確實啊。孫堅是早死,沒辦法,不管是歷史上還是這個時候,都一樣兒。可他兒子,不管說是如今的孫策,還是說歷史上的孫權,那其實都是超越其父了,這
個也是沒錯。還是那話,孫堅不過號稱是“江東猛虎”,而孫策都號稱是“江東小霸王”了,這個確實是比不了。而孫權更是被曹操稱為“生子當如孫仲謀”,這個能得曹操如此評價的,其實也就孫權一個了。臨死他還想著,這天下諸侯讓他滅的都差不多了,唯獨就是“江
東孫權,西蜀劉備,未曾剿除”,這可以說是曹操臨死前的大遺憾,就是沒能一統天下,就是這樣兒。沒能滅了劉備,沒能滅了孫權,天下還是三分啊,就是這樣兒。其實曹操的遺憾,還是可以理解的,他早看出來劉備不一般,可卻不能下狠手,最後錯過了機會,也就讓人家是困龍升天了,這個也沒辦法。孫權是繼承他父親和兄長的基業得到的江東地盤兒,雖
說在他的帶領之下,江東地盤兒也是變大了不假,可說實話,如果換成是孫策在的話,那也許會更大?這個其實也不好說啊,八成是沒錯,而孫權也是,他是最受不了別人說他不如自己兄長這個事兒,這個一直都是,沒錯。在孫權看來,他也許是有地方不如自己兄長,這
個沒錯,可很多地方,那還是要超過自己兄長的,不是嗎?就是啊,事實證明了,就是,這個才是他的想法。所以說誰要表露出孫權不如孫策來,那麽結果真就是沒什麽好的,要知道孫權歷史上他是個什麽人?真了解歷史上的都能知道點兒,這個人,呵呵,確實又厚又黑。
那可真是,能和曹操和劉備三分天下的人,就算是差,還能差到哪兒去了?真是,就孫權那個水平,在整個三國,那也是排在前面的人物,一點兒不假。也許孫策在,那麽可能是就沒有孫權那麽多事兒,就像現在這樣兒。但是孫策在歷史上他不是早逝了嗎,這個就沒辦法了,確實。這個東西,你就算是有再大的本事,哪怕都逆天了,可早就掛了,別人最多也就
說一句,天妒英才,完事兒了。是,有的能名留青史,可終究是英年早逝,更多的只是默默無聞罷了,一看不就是如此嗎,那英年早逝多了去了,現代都有,更不用說是古代時候了,那多了去了。所以說就是馬超也不得不想,其實這歷史的改變,至少孫策沒早逝,孫權沒上
位,他們父親倒是也是去世了,不過和歷史比還不一樣兒啊,差別大了。這個確實,畢竟歷史上其人是死在了荊州軍的手裏,死在黃祖的一個部將手下,中箭掛了。就直到今天,馬超他也不敢說有幾個人就一定能躲過敵軍的冷箭暗箭的,這個真是,要說對方來個多少箭齊
發,未必就真不能躲過去,這個跑總行吧,可要是對方放冷箭什麽的,多少人就得中,三國有多少名將都栽在這上面了,真是。所以說他這輩子是特別恨這個放冷箭放暗箭的,馬超是從來都沒讓己方的將領那麽幹過,他覺得太可恥了。關鍵是對方武將要武藝不如你,死在沙場上了,這敗於誰誰誰的手裏,被殺了,那也算是死得其所,馬超覺得也算是個不錯的歸
宿,但是真死在了冷箭、暗箭還有什麽毒箭之下,他是覺得太慘了點兒,這個真是,反正己方將領,他是一點兒不希望那樣兒,哪怕就是敵軍的,其實馬超也不想,確實。反正在他看來,死於箭矢下的,那武將都不能算是死得其所,哪怕一樣兒是死在了戰場上。可說實話,
士卒的話,中箭身死那就算了,那是他們的命,命不好也正常,可換成是武將的話,馬超就覺得真是可惜,他自己從來都如此想法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